三分鐘 創世紀 大師短片的奧祕

NT $ 441



在三分鐘的短片裡,看見電影大師一生的追求
◎資深影迷吳珮慈(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的私房觀點
◎小野、易智言、黃建業、聞天祥、蔡明亮聯合推薦
三分鐘的永恆——在成為大師之前,他們都是影迷


  法國坎城影展成立六十周年時,影展主席吉爾‧雅各邀請三十三位大師以三分鐘左右的短片形式呈現自己心目中的電影院,將成果匯集成《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收錄包括侯孝賢、蔡明亮、北野武、阿巴斯與安哲羅普洛斯等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作品,其中更是囊括了許多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得主,展示了這些大師對電影與電影院的深情視野。這些短片是導演們寫給電影史、電影院、和電影迷的情書,也是他們施展精確布局、實驗藝術精神的最佳媒介。
資深影迷的私房觀點
  這些大師短片中閃現的靈光,需要以影迷的澄澈視野發掘。本書作者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授吳珮慈是資深影迷,曾因此遠赴法國修習導演。在本書中,她將以身為資深影迷的角度還有導演的專業思維,精心挑選《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中二十一部代表性的大師作品,分享她對這些短片的詳細觀察與細微觀察。

  書中以三個面向為這些短片分類,分別是〈時光行旅〉、〈影迷入鏡〉與〈導演現身〉:
〈時光行旅〉選取了在時間與空間上玩味的五部電影,解析導演如何利用場景和人物的變換營造時空的轉移。
〈影迷入鏡〉的八部電影聚焦在看電影的影迷身上,完整地呈現電影、電影院與觀眾的多樣關係。
〈導演現身〉則由導演親自現身,並由導演自己化身影迷、工作人員、得獎者等角色,表現他們內心的電影與電影院。
  這些電影都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共通點:其中都以各種或深或淺的方式向經典作品與電影本身致敬:有些引述布列松、高達、費里尼這些為人稱道的大師經典,有些以導演自身的作品作為反思的引子,有些則以電影院和影迷的視野向電影本身致意。作者在最後的篇章裡以影迷的觀點分析了各個導演在短片中描繪的電影院,並探討了這些短片中如何透過引用致敬經典或引發對電影的省思,引用與致敬又如何成為電影的趨勢,像是多寶格般精緻的層層套疊,永續流傳。
推薦人

小野 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

李道明 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名譽教授

易智言 編劇導演

黃建業 二○二一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

聞天祥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蔡明亮 國際名導


影迷 電影 電影院


猜你喜歡